供稿:陈旭初
图片:史建峰
2008年,为缓解烟叶等级结构矛盾,实现“卷烟上水平”战略目标,减少高档卷烟对进口烟叶的依赖度,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尊权提出了“上部六片一次性成熟采收”(以下简称“上六片”)理念,朱院士结合中美合作的成功经验、生产优质烟叶的生态环境、技术储备等多方因素,率先在平顶山郏县烟区开展提高上部叶可用性技术研究,并一举获得成功。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、总结完善,河南烟区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“上六片”烟叶开发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,为工业企业输送了大量稳定的高端优质原料,有力支持了“黄金叶”等重点卷烟品牌发展,平顶山烟区培养“上六片”专业农户1356户,户均年增收2.6万元,有力促进了烟农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。
六“定”夯基础
“今年经过烟站三轮筛选,我有三分之一烟田最终被认定为符合‘上六片’生产标准的烟田。”堂街镇“上六片”专业户周国欣介绍到。老周话中的“三轮筛选”指的是,平顶山烟区主推的“上六片”六定管理措施中的第三定“定地块”。
为提高“上六片”开发水平,平顶山烟区总结形成了“定专人、定农户、定地块、定烤房、定专磅、定专库”的“上六片”六定管理措施。“六定”中比较关键的两个环节是“定农户”和“定地块”。每年,烟草公司优选部分有“上六片”种植经验且讲诚信、懂技术、会管理、善经验的烟农,签订“上六片”产购协议,以契约的方式保障烟农权益。同时,对确定为“上六片”农户的烟田,分别于施肥起垄、打顶留叶、采收三个环节进行逐轮筛选,最终选择出符合“上六片”生产标准的烟田。
“通过落实‘六定’管理措施,全程开展专业化的定制化生产和质量溯源,形成管理闭环,夯实‘上六片’开发基础。”郏县分公司生产科长王光辉介绍上六片管理经验说道。

真“心”送服务
“‘上六片’烟叶是生产出来的,如果田间标准达不到,后面就无从谈起。”河南中烟原料部段卫东科长介绍到。
为达到工业质量标准,平顶山主动邀请工业企业、科研单位深度介入烟叶生产全过程,共同制定技术方案、开展质量攻关、联合组织考核、强化结果应用,确保工业需求在平顶山烟区精准落地。
“作为一名基层烟站职工,我服务的网格单元内已经连续5年有70%以上的烟农参与‘上六片’开发工作,每名烟农我都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档案,不仅便于分类管理、精准服务,我自己也积累了丰富的管理服务经验。”李口烟站职工宋宏伟指着一摞摞烟农档案介绍道。每年全市大约有60多名烟站职工全程参与“上六片”开发工作,从整地环节开始,将冬耕冬灌、施肥起垄、壮苗培育、适期移栽、土壤保育、绿色防控、水肥一体化、采烤一体化等技术都详细讲解给每户烟农,积极主动帮助烟农落实技术要求,同时将烟农和烟田信息、农事操作过程、采烤情况、烟农收益水平等记录在案,实现痕迹化管理,做到过程可监管,责任可追究,结果可追溯。
“今年7月下旬的特大暴雨期间,烟草公司出动2台挖掘机、5台水泵,连夜在我的烟田周边挖了500多米的深排水沟,汛期过后又第一时间指导帮助我开展灾后自救,对烟田进行分类管理,最终保住了我将近一半的‘上六片’,下雨了大家都往家里跑,烟草公司人员却在地里忙活,现在烟草公司的服务真中”堂街镇烟农李忙幻说。据统计,在7月下旬极端天气防汛抗灾期间,烟草公司共参与人员1800余人次,挖掘机40台,水泵124台,开挖排水沟约2.1万米,减少烟农损失2000多万元。

“完”美促增收
“虽然种植‘上六片’要求标准高,但生产出的烟叶质量好、价格高,烟草公司补贴多,每亩地能多收入800多元,每年光‘上六片’就多收入6万多元。”渣园乡烟农王广选介绍说。
为确保烟农收益,烟草公司对“上六片”烟叶有众多优惠政策,免费供应液态钾肥,免费开展统防统治,免费进行采烤分一体化服务,对交售的“上六片”烟叶有价格上的补贴等等,让烟农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。
“为进一步叫响‘高端原料平顶山造’,实现烟农的持续增收,‘上六片’是重要的抓手和突破口,通过做优做强‘上六片’,让烟农在同等条件下亩均多收入1000多元,真正实现高质量的配置、供给和收入,真正实现烟叶优、烟农富、烟区美,助力乡村振兴发展。”平顶山市烟草公司生产科长程忠会说道。